[Part I. GIMP基礎功]

[Part II. 一種效果的誕生]
[Part III. Script-Fu的秘密]



拖曳圖層

本文要練習讓兩個不同的影像檔使用一個相同的紅色圓框的圖案。
  • 首先,產生圓框的選取區域。
  • 再來,新增一透明圖層,作為圓框圖案的圖層。
  • 再來,將圓框的選取區域填上紅色。
  • 再來,釋放圓框的選取區域。
  • 再來,讓圖層的邊界與紅色圓框的邊緣相切。
  • 最後,以拖曳的方式,複製紅色圓框的圖層,到所需的影像檔之中。

本文中,拖曳圖層,是指拖曳「圖層」面板裡的「圖層」縮圖小圖示與名稱。


下載練習用圖
讀者如果要照著本文的講解演練,可利用瀏覽器右鍵選單中的「圖片另存新檔」的功能,下載大象的圖片 cyan_bg_.jpg 與 white_bg_.jpg。


開啟兩張圖檔
可利用拖曳的方式開啟檔案,而且可以同時拖曳多個檔案。在 Windows 檔案總管內,找到欲開啟的檔案,拖曳至 GIMP 的工具箱或空的作圖區,就能開啟該檔案。


下圖顯示 GIMP 開啟了兩個影像檔。


產生圓框的選取區域
如下圖所示,在工具箱內,按下 「智慧型選取工具」按鈕。

如下圖所示,點一下眼睛黑色外框的部分,如此就會產生圓框的選取區域。


圓框的選取區域擴大一些
「執行[影像]→選取→擴大」,如下圖出現一對話盒,將擴大程度設 2 px ,而後,按下 OK 按鈕。

如下圖所示,圓框的選取區域擴大了一些。


圓框的圖層
「圖層」面板,左下方第一個按鈕可用於「新增圖層」。

按下按鈕後,出現一對話盒,如下圖,「圖層名稱」設為 red circle ,「填上」設為「透明」,而後按下「確定」按鈕。新增一透明圖層,作為圓框圖案的圖層。

如下圖所示,「圖層」面板,有兩個圖層,目前選到的圖層是 red circle 。


填上紅色
將前景色 設為紅色,「執行[影像]→編輯→用前景色填充」,用紅色填滿選取區域,如此,就會生成紅色圓框的圖案,如下圖所示。


收尾時的兩道操作手續
執行[影像]→選取→全不選,將選取區域釋放掉。

執行[影像]→圖層→剪裁為內容,讓圖層的邊界與紅色圓框的邊緣相切。


上述兩項操作,是很常執行的操作。

  • 釋放選取區域,是為了避免「選取區域」干擾之後的操作。
  • 圖層→剪裁為內容,是為了移動「圖層」時,能更清楚地辨識該「圖層」。


邊界是怎麼一回事
GIMP 是以黑黃相間的線段表示圖層的邊界。下圖中,與紅色圓框邊緣相切的是圖層的邊界,它只是示意的線段,並不真正存在於圖片中。

「圖層」面板中,藍色箭頭所指之處,點擊眼睛小圖示,讓大象圖案不要顯示。

放大兩倍觀看,紅色圓框的圖案,更能看清楚代表「透明」的灰格子棋盤,與代表「圖層邊界」的黑黃相間線段。


拖曳圖層,將圖層轉為未儲存的影像檔
到「圖層」面板中,點擊並拖曳縮圖小圖示與名稱,此時,游標的外觀是這樣的 ,小圖示與名稱也成了游標的一部分。

拖曳圖層至工具箱,可將單一圖層開啟為單一影像檔,只是此時檔案尚未儲存。

如下圖所示, red circle 圖層變成了單獨的一個影像檔。


拖曳圖層,將圖層複製一份放入既存的影像檔

如下圖所示,將 red circle 圖層拖曳至白底的大象圖案上, 此時尚未放開滑鼠左鍵。


如下圖所示,拖曳 red circle 圖層,放開滑鼠左鍵後, white_bg_.jpg 影像檔內多了「red circle 複本」圖層。

最後,點擊工具箱的「移動工具」按鈕,將紅色圓框移到適當位置。